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教育 > 正文

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划分依据

简述信息一览:

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1、教育的历史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教育:特点:注重非生产性活动,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阶级属性:具有明显的阶级属性,主要面向贵族和上层社会。教育内容与方法:内容相对单一,教育方法也较为单一。近代教育:背景: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

2、时期: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古代教育 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帝国,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相对。

 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划分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这四个时期。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时间轴如何划分?

古代教育史 古代教育史的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清朝中叶。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多样,包括师徒制、科举制等,教育内容多与宗教、哲学、礼仪和文学相关。近代教育史 近代教育史涵盖了从1840年***战争前夕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时间段。

 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划分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部分,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近代部分从1840年***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夕。现代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教育史部分。

中国古代史:涵盖自远古至1840年,即***战争之前的历史时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战争爆发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结束。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经历了多次对外侵略和内部动荡。 中国现代史:时间跨度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教育史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时期: 古代教育期:这一时期始于先秦,结束于五四运动之前。在这个漫长的阶段,教育主要沿袭传统模式,以儒家的教育思想为核心,注重经典教育与道德修养。 近代教育期:自五四运动起,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进程。

近代教育的特征

1、普及性与普遍义务教育: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普及性,即将教育机会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中。近代社会开始注重教育的普及,实行普遍义务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这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2、近代教育特征明显,以工业化为大背景,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核心内容。 普及义务教育受到重视,教育公平和全民教育逐渐成为现实。 教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各国通过教育推广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 资本主义国家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策略。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产生并传播,影响深远。

3、教育不再局限于宗教的教义,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也体现了人们对教育的新期待。教育的目标从过去的宗教教化转变为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体系的现代化不仅提高了教育的质量,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它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5、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它是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6、现代教育和近代教育的特点分别如下:现代教育特点: 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逐渐成为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规律。 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得到纵深发展,强***育机会的平等和多样性。 人文与科学并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共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于近现代教育的划分标准是,以及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划分依据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