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教育 > 正文

一战二战后的现代教育

简述信息一览:

二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并对其分析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育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及其著作。其中,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探讨了教学方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通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理论有:布鲁纳的《教育过程》;赞科夫的 《教学与发展》;瓦根舍因1951年倡导“范例教学”理论;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与分类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书于1916年,为二战之前。

一战二战后的现代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陶行知(1891年-1946年),生于安徽省歙县,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和爱国者。他不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还曾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及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4、二战以来,国际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提出了许多革新性的教育理念,对全球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倡导“学科结构论”和发现教学法,强调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一战二战后的现代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非制度化教育:强***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局限性,提出更为灵活的教育理念。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制度教育方针人口状况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学制的经验等现代学制发展趋势:加强衔接: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前入学:提前学生的入学年龄。

加强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智育发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和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艺术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简述二战后比较教育发展的特点

1、二战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加深刻,并且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具体科目细化。不一样的是,中国教育注重记忆能力的考察和理论学习,而西方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2、不同点:二战后的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教育改革更加注重教育公平,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供免费教育等措施来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3、时代性: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时间阶段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并存:比较教育在关注特定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的同时,也重视国际间教育经验的交流和比较,体现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双重特点。

4、第二阶段(1917~1945)主要特点是进行国际性对比研究,探索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国教育学家I.L.坎德尔在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是1933年出版的《比较教育》一书,对当时比较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苏联教育理论与活动家Н.К.克鲁普斯卡娅的研究也为苏联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

5、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阶段和阶段性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建国初期的公民教育 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政治领袖们开始认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这个时期的公民教育强调的是公民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义务和贡献。这个时期的公民教育主要通过社会契约和政治义务来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有什么?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题干中,B、D两项表述错误。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制度主要出现了以下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⑤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A、B、D三项正确。

三)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现代化。首先,教育终身化是指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年龄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知识,以保持竞争力。

【正确】本题考查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因此,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故表述正确。

二战之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是什么样的?要高等教育改革?简单题!谢谢,尽量...

1、此外,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的盛行以及英国高等教育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现实,都迫使英国***下决心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961年,英国***成立了以罗宾斯勋爵(Lord Ro***s)为主席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对英国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查,以确定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划。

2、“适应社会需要”是英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去年12月发表的教育***指出,英国***应当使青少年具备成年后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所必需的关键技能、行动标准和人生观等,青少年应当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成年后更顺利地进入工作角色。

3、中等教育方面,***资助建立了多个新学院,如伦敦(1836年)、达勒姆(1837年)等,到20世纪初,这些学院逐渐发展成特色鲜明的大学。如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成为现代新型大学的典范。高等教育方面,教育改革家尝试了多种改革措施。

4、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5、被认为是自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总的来说,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对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等问题开始进行全国划一管理,这将对英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6、二战后,英国***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恢复其国际地位。1944年,《1944年教育法》(即“巴特勒法案”)通过,这部法案对英国现代教育基础作出了重要规定,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了统一的教育管理系统,并规定了5-15岁的义务教育,以及父母的教育职责。

关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介绍

德国从二战后回复繁荣起来的秘密武器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它也被称为德国的“国宝”级教育。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教育理念、一项教育法规、一份国民保障。“双元制”作为现代社会一个职业培训体系,组合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种模式的优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独特的职业培训体系,具体指学员需在职业学校和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两个场所接受培训。以下是关于德国“双元制”的详细解释:教育场所的双重性:学员需在职业学校和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两个场所接受培训。

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还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职业学校也会定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培训时间和内容:双元制教育的培训时间通常为3-5年,学生每周约有3-4天在企业接受培训,1-2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关于一战二战后的现代教育,以及二战后教育流派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